本网讯(记者 成忠绪 吴长彬)我县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通过加强产业优化升级、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举措,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生态工业,让生态正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优化产业结构。“十八大”以来,我县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以培植煤炭集团公司为重点,发展大型集团企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治理的综合效率。通过节能减排机制,严格执行对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等限期淘汰制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县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认真落实每年落后产能淘汰年度目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工业企业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技术。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家,淘汰电石产能1.25万吨,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70万吨,工业水耗和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8家,工业结构正从“一煤独大”向“多元发展”逐步转变。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强对国控、省控、市控及县控重点污染企业和重点耗能企业、重点耗水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对浓度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已完成6户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商品混凝土搅拌3户、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制砖1户、煤矸石制砖2户。
构建生态化生态工业园区。把五德片区作为工业园区的先期开发片区,加大投入,建设包括“两污”处理设施、给排水系统、交通通信、信息网络服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并强化基础共享,以较低成本为入园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提高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行绿色招商制度,优先引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鼓励、引导和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工业产业,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入园发展。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提升园区内产业关联度,逐步形成园区内产业间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共生关系,把园区内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责编:温清华 审核:陈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