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 毅
“轻伤不下火线”在此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中许多调查队员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中有的带伤工作,有的带病加班,无怨无悔。
记者在盐源镇温水村采访过程中就见证了这样一幕。一位右手手臂打着厚厚石膏绷带的工作人员,端坐在电脑旁边,左手熟练地翻动着厚厚表册,配合同伴录入走访调查的各项信息。

坚持工作
经过了解,记者得知这是一名参与此次精准识别摸底调查的工作队员,叫李春东。在一次去村民小组召开评议会返回的途中,不慎摔倒在路坎脚,导致右手桡骨骨折。挂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长劝他赶快到医院住院治疗,但是想着自己还没有完成的工作任务,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包扎处理后,他又立即返回到工作岗位。
李春东是盐源中学的一名教师,由于镇村干部的工作力量不够,盐源镇经向上级部门领导请示后,抽调了15名教师、5名医生、5名警察充实到入户调查的队伍。虽然入户调查的工作相比教学,不知要繁重多少倍,但是李春东并未因此叫苦叫屈叫累,每天都按时开展工作。

往返最危险的路段
他和同伴负责温水村最为偏远、入村道路最为艰险的盐井、小坪、中环三个村民组的入户调查工作。由于农户居住得比较分散,大多数农户都不通公路,车辆无法到达,只能徒步前行,采集完成山脚这一家的信息,还要徒步到山顶才能调查另一家。交通的不便,使入户的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倍。
多走点路,在李春东看来根本不值得一提,让他最为揪心的还是通往盐井村民小组的路,这个村民组至今不通公路,仅靠峭壁上一条不足两尺的小路连接村外,路的上方是悬崖、下方是几十米深的山沟,走在上面随时会面临落石甚至跌入深沟的危险。

进村民组最危险的路段
据李春东描述,他们每次进出该村民组都是提心吊胆的,在有几处危险的路段,都是趴在地上爬着过去。所以,每次去这个村民组,他们都非常小心,但还是摔了一跤。7月9日那天,他们去盐井村民组上盐井开评议会,结束后返回下盐井的途中,由于天气炎热,加上疲劳、饥饿,走路过程中的注意力受到影响,左脚绊着地上凸起的石头,右脚一下踩空,便跌在路脚的坎子下。
说起摔这一跤,李春东语气里充满庆幸,也透着感动。庆幸的是自己不是摔倒在最危险的路段;感动的是当地的一户村民得知他摔伤了后,赶紧从家里取来几枚鸡蛋给他“疗伤”。

两尺来宽的山路
得知李春东摔伤,大家都劝他赶紧到医院检查,可是他却坚持要到另一个村民小组去开评议会,还说那是他自己调查的村民组,其他人去情况不熟,不好开展工作。就这样,直到10日早上开完村委汇总会商评议会后,他才答应去检查,挂村领导要送他到县城治疗,他坚持就近治疗。大家只好送他到罗坎南华医院检查,医生对他的伤进行了治疗处理后,他又回到工作岗位。
“摔个跟斗正常的嘛!我还能坚持。关键是到盐井村民组那个路太危险了!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李春东说。采访结束,他一再向记者表达了尽快帮助盐井村民组修通公路的愿望。
?
责编:温清华 审核:陈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