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 洪
“争当贫困户可耻,勤劳致富光荣。”在塘房镇小擢魁村民委员会旁边的一户农户家的墙面上挂着这样一幅标语,鼓励大伙儿勤劳致富。
随着脱贫攻坚精准识别的不断推进,部分群众的“精神贫困”逐步显现出来,隐瞒收入、不服评议,想方设法争当贫困户,争着吵着也要“当”,不思勤劳致富,只愿以贫为荣,乐此不彼,不得不休。关于脱贫和争“贫困户”这事儿,塘房镇白鸟村街上村民组组长邓振余的看法与众不同。虽然身处不同的村组,他的观点却与小擢魁村民委员会旁边悬挂的标语不约而同:勤俭节约、勤劳致富。

宣传标语
1957年出生,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年轻的时候开过拖拉机、打过工,种地种烤烟,贫穷时期吃过野茅野草。这就是邓振余,一位有着坚定的共产党员信念的村民小组长。
5月末,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全面开展,作为白鸟村街上村民组的村民小组长,邓振余认真的当起了勤务兵、领路员,陪伴着摸底调查队员走家串户、摸底调查,还积极宣传讲解政策,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劝导大家如实“自报家门”,勤劳致富。
“邓组长确实是很好的,有什么政策都要来跟我们讲,我们有什么困难他也会帮我们反映,从小就很勤快。”村民陈双陆说。
说起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一来二去的反复讲,邓振余再熟悉不过了,有的人家或者找找路子,或者搬出患病的老伴,要当个贫困户也是理所当然。然而,熟悉政策“好处”的他一心忆苦思甜、不争不抢,满脑子想的是勤劳致富、勤俭节约,主动把机会留给别人,为群众做好政策服务。
“吃野茅野草都能过日子,现在这日子已经好很多了。”邓振余搬出几个凳子,招呼大家在自家一层小平房前坐下,向大家讲起自己的勤劳节俭史。他回忆说,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看见老人们用三个石头搭桩生火,用半边砂锅烧上水,半把面面煮起稀饭就吃了。你看,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出去打打工、种种烤烟,通过不断的打拼,现在日子还是过得去的。
“现在社会这么好,只要肯做肯拼,哪有整不富的道理。”一路勤劳打拼走过来的邓振余,始终坚信只有勤劳、方能致富。
“现在党委政府的政策好了,我们家不富,但也不穷,比我家穷的人还有很多,我是共产党员,这份政策和好处应该让给更差的群众,如果我都还要去争,我这个共产党员就当得没意思了。”邓振余继续说道,作为我自己,喂个猪就有肉吃了,喂几个鸡就可以整点盐巴钱,个人勤劳一点,就能过上好日子,分个户口、挂个牌子、整个贫困户一点都不光荣,自己懒惰了,一心等着靠着政府,是没有啥子出路的。
话匣子一打开,邓振余一股脑儿讲了自己的观点,不偏不倚,反复强调“我们家不富,但也不穷,比我家穷的人还有很多,我是共产党员,这份政策和好处应该让给更差的群众。”他讲的不是故事,是一堂鲜活的党课、群众课,正如他所说:“我不争,大家也别争,能进的自然会评进去,只要个人勤劳一点,就能过上好日子。”
?
责编:温清华 审核:陈 鑫